合肥拼团购房55群(137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212人申请入群

王石往事:冒险的玉米更甜

发布时间: 2017-06-21 14:33:29

来源: 公司方法

分类: 业界访谈

223次浏览


八十年代,泰国正大作为华商首次在广东登陆,一不小心带出了国内的希望集团刘家,他们成为了著名的首富家族,另外还带出了一个著名经理人,那就是王石。

王石是军人家庭出身,到广东是因为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深圳做技术员,指导修建铁路。工程结束后应聘到广东省外经委做招商引资工作,但做了没多久之后,他就深感压抑,决意要离开政府机构,去赶当时非常时髦的下海湖。

而吸引他的,是当时正处于开放之后高速发展的深圳。

深圳特区发展总公司,这是深圳当时最有权力的公司。在八十年代大陆刚刚开始改革开放,西方的很多产品和技术在内地都是极度的,而香港则是开放之后这种需求的集中释放地。因此当年深圳最集中的产业就是向内地的转口贸易。而在当时的深圳,深特发手里不仅拥有贸易权,还有着很多企业和个人都不具备的进出口权。

这是一种当时深圳人人都拥有的权力。

但王石却是以一个奇怪的身份到深特发公司的。他当时以广东省外经委的外派人员,驻在深特发。深特发提供他一切工作上的便利条件,但不提供王石资金,而如果王石赚了钱,广东外经委和深特发可以对半分。

由于深圳当时是连接香港的贸易集散地,所以深圳人人都在做贸易。王石的机会当然也在这种贸易上,但他的优势却与其他人相反。当时深圳很多贸易公司的优势在于在内地有关系,可以拿到内地各种机构的订单,通过香港和国外进口先进产品来赚取差价。而我们通过王石的工作履历可以看到,他当中并没有这种优势去拿订单,他必须通过在本地的市场当中找到机会,组织贸易。

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,不过现在回顾起来,王石在深圳赚到的第一桶金,仍然具有贸易商巨大的风险承担意味。差别只不过在于深圳当时非常年轻,所以王石能做到现在很多创业者所无法做到的事情。

王石到深特发报到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去考察本地市场。一圈走下来,他就发现了正大在广东刚刚投资的正大康地公司,他看到的是康地在深圳竖起的巨大的玉米存储罐。

经过辗转询问,王石发现正大的玉米来自于美国和泰国的进口。他就觉得这里有机会,因为他知道,国内玉米的主产地在东北,正大不从东北进玉米,而去国外进口,这就说明他们存在困难。

因此王石找到了康地的负责人,了解之后知道,正大康地当时正处于设计施工阶段,工厂本来是希望从东北进口玉米以组织货源的,但解决不了运输问题。只好先从原有供应链当中找到货源,保证生产的需要。

王石的机会来了。他向正大保证,他可以解决运输问题,向正大供应国内的玉米。而正大也同意只要到货,正大愿意采用东北主米做原料,同时正大还同意给他背后的深特发开信用证。这样,王石的贸易生意就有可能做起来。因为有了信用证,那个还不知道是谁的卖家就有可能给王石发货,这根贸易的链条就有可能转起来了。

王石完成这两件事,背后都有深圳的背景。正是因为深圳当时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城市,而正大康地也是一家刚刚投资的企业,所以王石才可能仅凭几句说词就拿下康地的订货。而同时,也正是因为深圳处于建设之中,他才可能解决从东北大连港到深圳的玉米运输问题。据王石自己的回忆,当时能完成这宗贸易的运输,是因为当时深圳的赤湾港刚刚建完,没有开通多少航线。而王石手握每月两万吨玉米的订单,算是大户了,因此广州海运局答应为玉米运输专设航线。这其中,深特发的国企背景和它在深圳的影响力反倒是第一位的,而其次重要的,是王石随后跑市场拿来的每月两万吨的玉米订单。

在所有这些要素都齐备的情况下,王石向深特发申请,成立了公司下属的饲料组,成为深圳的一个玉米供应商。

但正常的供应还不是王石在玉米生意上赚到的第一桶金,因为就在1983年下半年,香港传言发现了霉变的玉米饲料,此事经新闻媒体的报道广为人知,高度关注自己健康问题的香港人普遍开始不吃猪肉和鸡肉了。反应灵敏的上游原料市场顿时销量大减,王石的玉米被压在了货场。最后不得不拍卖处理了事,他们的生意其实反而赔了钱。

几个月下来,王石辛苦了半天,其实反倒没赚什么钱。要说有什么变化的话,只是他挤入了玉米供应商的行列。

这生意做不做下去呢?

此时王石的本色就显现了出来,他不但没有停止在东北的玉米采购,反而加运了7000吨玉米到深圳,因为他不相信香港人因为这样一条消息就不吃鸡吃猪了。

这回他下的注赢了。

就在王石订的玉米船到深圳前两天,香港媒体普遍报道,当初的报道是未经确实的传言。被查的饲料当中玉米没有霉变,短期内玉米的行情和需求量都恢复了,价格还有所上涨。在把货发往几大饲料公司之后,王石一算账,他的业务部门大概赚了300万。

而经此一役,王石也发现单纯的玉米贸易还是有问题。随着深圳的饲料业对玉米的需求上升,相当数量的贸易公司都开始把眼光转向了这个领域,纷纷派出业务员在东北采购玉米,最后连媒都体开始报道深圳大规模采购玉米,因为这给特区带来的积压问题。

贸易商其实是考验领导人的反应能力的职业,通过对铁路和港口的到货情况观察,王石在深圳玉米积压的初期就发现情况可能有变,停止了在北方的玉米采购。因为挤进了几大饲料公司供应商的行列,王石带着深特发的饲料组改变了策略:整个1984年,他们针对深圳玉米积压的情况,开始在本地采购积压的玉米,发货给这些本地饲料生产商。赚的差价虽然少,但却非常有效地降低了风险。

多年之后,已经转型进入房地产的王石遇到四川希望刘家兄弟时,开玩笑地说:如果他坚持在饲料业发展,有可能希望集团的饲料大王位置,就是他的。

这当然是句玩笑话,不过也反映了一定的实情。实际上,王石在深圳接触到的,正是国内饲料业发展先声,而他经营的玉米,正是饲料业最为大宗的原料。可以说,王石赚的第一桶金,正是通过承担饲料业的风险得到的。

在王石这个第一桶金故事的背后,有一个问题非常有趣:那就是为什么正大会在深圳投资每月要用1万余吨玉米的大型饲料厂?

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后,深圳和香港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,最早到内地投资的都是港商。而其中投资速度最快的,无疑是用于香港市民日常采购的产品,比如肉类和禽类。

据王石后来的东家——外经贸部在香港的窗口公司华润历史记载,改革开放之后,这家大型企业的一个核心社会功能就是带着香港资本回大陆投资。其中很重要一项的就是在南粤一带建立养鸡养猪场,把原来香港在内地对肉禽类产品的采购变成就地供应。

这就是为什么正大要在深圳投资饲料厂的原因——港资一旦大规模在南粤投资养殖业,那对饲料的需求就会上升。而供应香港市场的肉禽产品无疑是个长期稳定的大市场。再加上深圳率先开放,正大在这里登陆内地,是一个比较令人放心的选择。

供应香港市民所需要的肉禽产品,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。但王石从事的玉米贸易,却只能是保证他赚到第一根金而已。这是因为当时的深圳已经处于相对的市场经济当中,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,玉米供应商有一个大市场,而其中的过程很简单,那就一定会有很多机构去争抢,也正是因此,深圳才会出现大量的玉米积压。

也正是因此,我们才会看到王石的第一桶金赚得如此复杂。市场就是这样,越复杂的功能,能完成的机构和个人越少,市场的竞争相对少,秩序就越稳定;而玉米市场如此简单,竞争就会高度激烈,就一定会使市场变得极其复杂。我们看到,其实王石真正赚的钱,就是通过承担市场风险获得的。

在赚到玉米供应商的第一桶金之后,王石很快转去深特发的现代科教展销中心,与大部分贸易公司一样,从事进口产品转向内地销售业务了。很显然他是经过思考的,那个领域因为涉及到进出口权,也要涉及外汇,都构成了市场的门槛,利润就会好赚得多。

责任编辑: xwhefei6688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